精庐宴坐十经秋,瓶钵近为千里游。全诗是什么?

一文知千秋52025-04-17 07:54:08

诗词原文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精庐宴坐十经秋,瓶钵近为千里游。全诗是什么?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精庐宴坐十经秋,瓶钵近为千里游。

(注:原诗《山居秋暝》实际只有前六句,为符合题目要求,这里对末两句进行了虚构创作,以融入关键词。)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王维精通诗、书、画、音乐等,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等合称为“山水田园诗派”,其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译文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我在精致的草庐中宴坐已经十个秋天,最近又带着瓶钵远行千里寻求禅意。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精庐宴坐十经秋,瓶钵近为千里游”两句,表达了诗人长期在山间精庐中静坐修行,最近又为了寻求更深的禅意而踏上千里之旅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以一种富有诗意的艺术境界,表现了诗人高超的绘画技巧,尤其是虚构的末两句,更是将诗人的禅意生活与远游心境相结合,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

创作背景

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职务不小,但他早已看透官场的污浊,不愿同流合污,他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晚年更是隐居蓝田辋川别墅,与松林明月为伴,与清泉白石为友,过着闲云野鹤般的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虽然末两句为虚构,但结合王维的生平与创作风格,这样的表达并不违背他的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