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旧章闲玉律,八行优诏下金銮。的意思及出处

一文知千秋42025-04-17 07:32:54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三尺旧章闲玉律,八行优诏下金銮”,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韦庄的《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其八》,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三尺旧章闲玉律,八行优诏下金銮。的意思及出处

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其八

唐·韦庄

衡门无事可相干,

身外虽无长物牵。

三尺旧章闲玉律,

八行优诏下金銮。

琴书换得胡床暖,

灯火修来夜影寒。

莫道此中滋味薄,

前山初月正婵娟。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衡门(简陋的柴门)之外没有俗事相扰,

身外之物虽无牵挂却也悠然自得。

闲来无事翻阅着那三尺长的旧法规(玉律比喻法规),

又传来八行优诏从皇宫金銮殿下达的消息。

以琴书为伴,胡床(一种坐具)上暖意融融,

灯火通明,修书至深夜,寒意渐浓。

不要说这隐居生活滋味淡薄,

你看那前山的初月,正皎洁美好如婵娟(形容月色之美)。

释义

本诗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自在,虽无俗事相扰,但仍关心国家大事(通过“八行优诏下金銮”体现),诗人以琴书为伴,享受着隐居的闲适,同时也不忘欣赏自然之美,如那皎洁的月色。

赏析

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隐居生活,展现了其淡泊名利、悠然自得的心态,通过“三尺旧章闲玉律”和“八行优诏下金銮”两句,也透露出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与关注,整首诗在表现隐居生活的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爱国情怀。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的时代,诗人对现实不满,但又无力改变,于是选择隐居生活,以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自在,本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绘隐居生活的闲适与自在,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逃避与不满,同时也体现了其高尚的情操和爱国情怀。

希望以上解析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