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旬苦雨淹行旆,几曲洪河贯郡图。出自哪首诗?

一文知千秋82025-04-17 06:43:00

诗词原文

汴河曲

唐·李益

经旬苦雨淹行旆,几曲洪河贯郡图。出自哪首诗?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经旬苦雨淹行旆,几曲洪河贯郡图。

河上舟人喧鼓笛,城中社舞杂歌呼。

看君已做儒中侠,犹自云鸿惜羽翰。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益(约746年-约829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益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之一,字君虞,祖籍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后迁居河南郑州,他擅长绝句,尤其是七言绝句,诗作多写边塞军旅生活,情调苍凉,感慨深沉,李益与卢纶、张籍等诗人友善,诗风相近,时号“大历十才子”。

译文

汴水向东流去,带来了无限的春意;而隋朝那豪华的宫殿,早已化为尘土,连绵不断的苦雨,淹没了行军的旗帜;汴河蜿蜒曲折,贯穿了整个郡的地图,河面上,舟人击鼓吹笛,热闹非凡;城中,社日里人们载歌载舞,欢声笑语,看你已经成了儒士中的侠者,却仍然像孤鸿一样,珍惜着自己的羽毛和翅膀。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汴河两岸的春景与隋朝宫殿的废墟,以及河上舟人和城中百姓的欢乐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观察,首联以汴水的东流和隋宫的废墟对比,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王朝的兴衰;颔联则通过“经旬苦雨”和“几曲洪河”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交融;颈联描绘了河上舟人和城中百姓的欢乐生活,反映了社会的繁荣;尾联则借对友人的评价,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和社会生活的同时,也寓含了深刻的历史感和人生哲理,诗人通过对汴河两岸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唐朝社会的繁荣景象,同时也通过对比隋朝宫殿的废墟,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在尾联中,诗人通过对友人的评价,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认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历史的沉思,也有对现实的关注,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敏锐的观察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游历汴河时的所见所感有关,汴河作为唐朝时期的重要水道,连接了南北各地,是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诗人在游历过程中,目睹了汴河两岸的繁荣景象,同时也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巨变,通过对这些景象的描绘和感慨,诗人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和对现实的关注,同时也寄托了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