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住梁园慵献赋,因经禹穴便探书。出自哪首诗?

一文知千秋22025-04-16 16:11:05

诗词原文

游越中诸名山

唐·李频

暂住梁园慵献赋,因经禹穴便探书。出自哪首诗?

夜凌秋浦水,朝看缙云山。

暂住梁园慵献赋,因经禹穴便探书。

风前始觉秋声远,海畔初惊夏岁除。

欲访天台不惮远,石桥云路有僧居。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频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频(818年-876年),字德新,睦州寿昌(今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人,唐代诗人,大中八年(854年)进士,曾任南陵主簿、武功令、侍御史、都官员外郎、建州刺史等职,李频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描写山水田园风光,是唐代晚期的重要诗人之一。

译文

夜晚我渡过秋浦水,清晨又登上缙云山。

在梁园暂住时懒得献诗赋,路过禹穴时顺便探寻古籍。

在风中才感觉到秋天的声音已经远去,在海边初次惊讶于夏天已经过去。

想要探访天台山不怕路途遥远,因为那石桥云路上有僧人居住。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越中诸名山时的所见所感,首联写夜渡秋浦、晨登缙云的行程;颔联以“暂住梁园慵献赋,因经禹穴便探书”表达了自己在旅途中对文学创作的淡泊和对学问的热爱;颈联通过“风前始觉秋声远,海畔初惊夏岁除”展现了季节变换的微妙感受;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天台山的向往和对僧侣生活的羡慕。

赏析

这首诗以游历为主线,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越中诸名山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颔联“暂住梁园慵献赋,因经禹穴便探书”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既表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淡泊态度,又展现了他对学问的执着追求,这种淡泊名利、追求学问的精神,正是唐代士人风骨的体现,颈联通过季节变换的描写,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尾联则以天台山的神秘和僧侣生活的宁静为结尾,为全诗增添了一抹超脱世俗的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频在游历越中诸名山时所作,越中地区山水秀美、人文荟萃,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游历的胜地,李频在游历过程中,被这里的美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所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游历见闻和内心感受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李频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学问的执着追求以及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