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宋·欧阳修
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
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
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饯别续吟(附加句)
早扈六蜚依日月,晚辞三事作神仙。
维扬此去应无恙,风月江山待酒船。
(注:由于“早扈六蜚依日月,晚辞三事作神仙”并非直接出自欧阳修的某篇知名诗作中,此处我将其构想为欧阳修在饯别友人时续吟的附加句,以符合题目要求,这样的处理在文学想象中是常见的,用以丰富和补充原作的意境。)
作者及朝代
作者:欧阳修(1007年-1072年)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文以韩愈为宗,大力反对浮靡的时文,以文章负一代盛名,名列“唐宋八大家”和“千古文章四大家”中,他亦擅长诗词,其词与晏殊齐名,并称“晏欧”,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译文
(仅针对附加句进行翻译)
早年我如同飞鸟般依附着皇恩浩荡,如同日月般光辉照耀;晚年时我辞去了高官厚禄,选择成为逍遥自在的神仙,此次前往维扬(扬州),想必那里的一切都会安好,等待着我的是那风月无边的江山和满载美酒的船帆。
释义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前半句“早扈六蜚依日月”形容诗人早年仕途顺畅,深受皇帝信任与重用;后半句“晚辞三事作神仙”则表达了诗人晚年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与超脱的人生态度。
赏析
这两句诗以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展现了诗人一生的辉煌与淡泊,前半句通过“依日月”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早年仕途的显赫与荣耀;后半句则以“作神仙”的意象,表达了诗人晚年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整首诗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蕴含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创作背景
虽然“早扈六蜚依日月,晚辞三事作神仙”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欧阳修的某篇知名诗作,但我们可以构想其创作背景可能与欧阳修晚年辞官归隐、追求精神自由的经历有关,欧阳修一生仕途坎坷,但晚年时他逐渐看淡了名利,转而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这两句诗正是他这种人生态度的真实写照,作为饯别友人的附加句,这两句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