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朝代:宋代
作者:释绍嵩
经年坐久一蒲团,幽鸟时呼到曲栏。
林下风清人迹少,松间月冷露华寒。
闲来石上观流水,兴至花间听鸟欢。
莫道此中无乐事,心无挂碍即神仙。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一生游历四方,多居于山林寺庙之中,以诗会友,留下了不少描绘山林隐逸生活的诗篇,释绍嵩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常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追求。
译文
多年来我一直坐在这个蒲团上,不时有幽静的鸟儿飞到曲折的栏杆边鸣叫,林下的风清新宜人,人的足迹稀少,松间的月光清冷,露珠泛着寒意,闲暇时我会坐在石头上观赏流水,兴致来时则在花间聆听鸟儿的欢唱,不要说这里没有什么快乐的事情,只要心中没有牵挂和障碍,就如同神仙一般自在。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的生活场景,通过“经年坐久一蒲团”表现出诗人长时间的静坐修行,而“幽鸟时呼到曲栏”则增添了山林的幽静与生机,接下来的诗句进一步描绘了山林的自然风光和诗人的闲适生活,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山林隐居图,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林的自然风光和自己的生活状态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宁静、淡泊的氛围,诗中“经年坐久一蒲团”和“闲来石上观流水”等句,不仅表现了诗人的修行生活,也透露出他内心的平静与超脱,而“心无挂碍即神仙”一句,更是将诗人的心境推向了高潮,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
创作背景
释绍嵩在宋代时期游历四方,多居于山林寺庙之中,他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超脱,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某个山林寺庙中隐居时所作,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状态和周围环境,来表达自己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宋代士人追求精神自由和超脱世俗束缚的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