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知台榭笙歌外,尽是猿惊鹤怨天。上一句是什么?

一文知千秋52025-04-13 09:36:41

诗词原文

台城路·上元

宋·贺铸

争知台榭笙歌外,尽是猿惊鹤怨天。上一句是什么?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爱逐风流高格调,端忧懒步芳尘少。

争知台榭笙歌外,尽是猿惊鹤怨天。

作者及朝代

贺铸(1052年-1125年),字方回,自号庆湖遗老,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出生于卫州(今河南卫辉市),北宋词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贺铸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等职,晚年退居苏州,能诗文,尤长于词,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韵特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浓丽哀婉,近秦观、晏几道,其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又近苏轼,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足见其影响,著有《东山词》、《庆湖遗老集》。

译文

漏壶中的水银慢慢滴落,请不要催促,铁关金锁彻夜未关,请问哪家看见明月还会闲坐,哪里听到有灯火不来看?

锦官城里精心设宴,华丽的灯盏显示出浓郁的春意,彩灯闪烁遥分地界,繁光远缀天际,连接天河的灯光疑是星星坠落,靠着高楼的灯似明月高悬,还有美丽女子的美好笑容映照在九枝的火烛前。

我虽爱追逐那风流高雅的格调,但如今却忧虑懒于出门,步履芳尘少,哪里知道那楼台亭榭笙歌鼎沸之外,尽是猿猴惊啼、白鹤哀怨的凄清景象。

释义

本诗主要描绘了上元节(元宵节)的热闹景象,但结尾两句却笔锋一转,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深刻忧虑和孤独感,前部分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节日的繁华与热闹,而后两句则通过“争知台榭笙歌外,尽是猿惊鹤怨天”揭示了繁华背后的凄凉与哀怨。

赏析

本诗在上元节的热闹氛围中,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深刻反思,前部分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将上元节的繁华与热闹描绘得淋漓尽致,在结尾两句中,诗人却笔锋一转,将视角转向了那些被繁华所掩盖的凄凉与哀怨,这种对比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也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争知台榭笙歌外,尽是猿惊鹤怨天”两句尤为精彩,它们不仅揭示了繁华背后的凄凉与哀怨,也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深刻忧虑和孤独感,这种忧虑和孤独感与前面的繁华热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突出和深刻。

创作背景

贺铸生活在北宋末年,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诗人虽然才华横溢,但仕途并不顺利,多次遭贬谪和排挤,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深刻忧虑和孤独感油然而生,上元节本是一个热闹喜庆的节日,但在诗人眼中却充满了凄凉与哀怨,这种情感在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使得这首诗歌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