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直向梁间住,春色偏从洞里来。的意思及出处

一文知千秋52025-04-12 09:09:26

诗词原文

山居

唐·韦庄

歌声直向梁间住,春色偏从洞里来。的意思及出处

草堂烟翠拂轻埃,涧水萦回入野台。

竹树无声时有鸟,山花乱色满园开。

歌声直向梁间住,春色偏从洞里来。

莫道幽居偏得地,此中须遣俗人回。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草堂被轻烟翠色笼罩,拂去了尘埃,山涧的溪水蜿蜒曲折地流入了野外的台地,竹林和树木间静悄悄的,偶尔传来鸟儿的啼鸣,山花竞相开放,色彩斑斓,满园皆是,悠扬的歌声似乎直接飘向了屋梁之间停留,春天的景色偏偏从山洞那边悄悄而来,不要说这幽静的居所只是偶然得到了一个好地方,这里足以让世俗之人流连忘返,忘却尘嚣。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通过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享受。“歌声直向梁间住,春色偏从洞里来”两句,以歌声和春色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之美的深刻感受。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居图景,前两句通过“草堂”、“烟翠”、“涧水”等意象,勾勒出一个远离尘嚣的隐居环境,中间两句则通过“竹树无声”、“山花乱色”等细节,进一步渲染了山居的静谧与生机,后两句中的“歌声直向梁间住,春色偏从洞里来”,以歌声和春色的动态描写,赋予了整个画面以生命力和灵动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之美的热爱和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韦庄选择了隐居山林,过上了与世无争的生活,这首诗正是他在山居期间所作,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美好和宁静,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享受,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排斥,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