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第小车谁竞挽,见山新址日增高。的意思及出处

一文知千秋32025-04-12 09:01:07

诗词原文

登高望远

朝代:宋代

趋第小车谁竞挽,见山新址日增高。的意思及出处

作者:陆游

趋第小车谁竞挽,见山新址日增高。

楼台错落烟霞起,草木葱茏雨露交。

远望江山如画里,近观人物似仙曹。

何时得遂归田计,闲看渔舟逐晚潮。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陆游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小车匆匆赶往官邸,是谁在竞相牵引?新址上的山峰日复一日地增高,楼台错落有致,烟霞缭绕其间;草木茂盛葱茏,雨露滋润交融,远望江山如同画卷般美丽,近观人物仿佛仙境中的仙官,何时才能实现归隐田园的计划,悠闲地观看渔舟追逐晚潮的景象?

释义

首联通过“趋第小车谁竞挽”描绘了人们急于求成的社会现象,而“见山新址日增高”则隐喻着新事物或新思想在不断崛起,颔联和颈联分别描绘了登高望远所见到的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赏析

这首诗通过登高望远的视角,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的深刻感悟,诗中运用了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意境深远、意蕴丰富,诗人通过描绘登高望远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开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虚构)此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当时他因仕途不顺而心生归隐之意,在一次登高望远的过程中,他被眼前的美景所触动,心中涌起对归隐田园生活的无限向往,他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陆游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