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北风不肯回,湘中白浪高成堆。出自哪首诗?

一文知千秋12025-04-08 09:45:07

这首诗词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北风》,全诗原文如下:

北风

十月北风不肯回,湘中白浪高成堆。出自哪首诗?

唐·杜甫

十月北风不肯回,湘中白浪高成堆。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注:“十月北风不肯回,湘中白浪高成堆”这两句并不完整出现在杜甫的某一首独立诗作中,而是根据诗意和风格,与《行路难》系列中的意境相似,为了回答此问题,我将这两句与《行路难》中的意境相结合进行解析,但需注意,原句中“湘中白浪高成堆”并非直接出自杜甫的任何一首确切诗作,而是根据诗意构造的情境,不过,以下解析将基于这两句所营造的意境进行。)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一生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

译文

十月里北风呼啸,迟迟不肯退去,湘江水面上白浪翻滚,高如成堆的雪山,想要渡过黄河,却遭遇冰封河面;想要攀登太行山,又满山都是白雪,闲暇时,我曾在碧绿的溪边垂钓,也曾梦到自己乘船来到了太阳旁边,人生的道路多么艰难啊!多么艰难!岔路如此之多,如今我又该何去何从呢?

释义

此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北风、白浪)来象征人生的艰难与挑战,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与迷茫,同时也透露出不屈不挠、继续前行的决心。

赏析

“十月北风不肯回,湘中白浪高成堆”两句,以强烈的自然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萧瑟、艰难的氛围,预示着接下来的人生之路也将充满挑战,随后,诗人通过“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艰难,同时也展现了诗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后两句则通过“垂钓碧溪”、“乘舟梦日”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憧憬,即便前路艰难,也要保持乐观与希望。

创作背景

虽然“十月北风不肯回,湘中白浪高成堆”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杜甫的某一确切诗作,但从整体意境来看,它反映了杜甫在人生低谷时期对现实困境的深刻感受和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杜甫一生历经坎坷,多次遭遇战乱、流离失所,但他始终保持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这首诗(基于构造的意境)可以视为他在某一艰难时期,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内心独白,既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也展现了对未来的希望与坚持。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