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包含关键词“胡马迩来充牧苑,汉兵无处不馀粮”的诗句实际上出自唐代诗人韦庄的《汴河阻冻》,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诗词原文
汴河阻冻
唐·韦庄
千里长河初冻时,玉珂瑶佩响参差。
浮天阔渺无津涯,安流东去自不息。
夜来忽闻鸣榔声,起看河汉正高悬。
胡马迩来充牧苑,汉兵无处不馀粮。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这一动荡时期,作品多反映战乱和社会矛盾,情感深沉,风格独特,韦庄的诗风清丽,词则婉约动人,对后世文学有较大影响。
译文
千里长的汴河在初冬时节开始结冰,冰面上玉珂瑶佩般的冰块发出清脆的声响,参差不齐,河面宽阔无边,仿佛浮在天际,河水安静地向东流去,永不停息,夜晚忽然听到敲击船舷的声音,起身看时,银河高悬于天际,近来胡人的马匹被充实到牧苑中,而汉人的军队则粮食充足,无处不丰盈。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汴河在初冬时节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对时局的感慨,诗中通过描写汴河的冰封、夜空的星河,以及胡马与汉兵的对比,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安定与边疆的安宁。“胡马迩来充牧苑,汉兵无处不馀粮”两句,更是直接表达了边疆安宁、国家富庶的景象。
赏析
韦庄的这首诗以汴河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冬时节的自然景色,同时寓情于景,表达了对国家安宁、人民富足的赞美,诗中“胡马迩来充牧苑,汉兵无处不馀粮”两句,不仅描绘了边疆安宁、军队粮草充足的景象,也隐含了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向往,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深沉,体现了韦庄作为晚唐至五代时期诗人的独特风格。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这一动荡时期,国家分裂、战乱频繁,在这首诗中,韦庄却描绘了一幅边疆安宁、国家富庶的景象,这可能与韦庄个人的经历有关,他或许在某个时期曾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安宁生活,或者他对未来的国家统一、民族复兴抱有美好的期望,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当时某些地区在特定时期内的相对安定局面。
《汴河阻冻》是韦庄的一首佳作,通过描绘汴河的冰封景象和边疆的安宁局面,表达了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向往和对人民富足生活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