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语不如莺语静,蜂飞犹胜蝶飞劳。的解释

一文知千秋12025-04-08 09:27:36

诗词原文

春日杂兴

宋·范成大

燕语不如莺语静,蜂飞犹胜蝶飞劳。的解释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霎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老盆初熟杜鹃花,啼鸟正繁梅子酸。

燕语不如莺语静,蜂飞犹胜蝶飞劳。

作者及朝代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说字幼元),一字幼明,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

作者简介

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今存诗1900余首,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著作传世。

译文

春雨连连,土壤松动,万物萌动,万草千花一下子便开了,屋后荒园里,小草依然绿油油的,邻居家的竹笋也越过墙头,长到我这里来了。

老盆里的杜鹃花刚刚盛开,梅子正酸,黄莺啼叫正忙,燕子的叫声不如黄莺的啼声悦耳动听,蜜蜂飞舞劳作也比蝴蝶飞舞更勤劳。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和感悟,后两句“燕语不如莺语静,蜂飞犹胜蝶飞劳”通过对比燕语与莺语、蜂飞与蝶飞的特性,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不同生物特性的独特见解和审美情趣。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和万物复苏的景象,前两句写春雨催开万草千花,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后两句则通过对比燕语莺声、蜂飞蝶舞,进一步突出了春天的热闹和繁忙。“燕语不如莺语静,蜂飞犹胜蝶飞劳”两句尤为精彩,不仅描绘了春天的声音和动态,还寓含了诗人对自然界不同生物特性的深刻理解和审美情趣,诗人通过对比和选择,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美好景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创作背景

范成大一生仕途坎坷,晚年退居石湖,致力于文学创作,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退居期间,面对春日美景,有感而发之作,诗人通过对春日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比,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在创作这首诗时,诗人可能正处于一种闲适、宁静的心境之中,因此能够敏锐地捕捉到春天的细微变化和美好瞬间,并将其转化为动人的诗句。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