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宴郑参卿山池
唐·卢照邻
岩岫恣登临,洞壑随萦迤。
桂香多露蔼,石响有泉流。
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何事同云移绝境,不知高宴即良因。
作者及朝代
作者:卢照邻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卢照邻,字升之,号幽忧子,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卢照邻工诗,尤其擅长七言歌行,对推动七古的发展有贡献,但其一生坎坷多舛,因患风疾辞官,居长安附近太白山,后因服丹药中毒,手足残废,最终不堪病痛折磨,自投颍水而死,年仅四十岁。
译文
岩石山峦任我登临,洞穴沟壑随着山路曲折蜿蜒,桂花香气中弥漫着露水,石头间泉水叮咚作响,林中的山谷渐渐收敛起暮色,云霞也收起了傍晚的余晖,为何这片如同云彩般变幻莫测的绝美之境,会让人忘却了原来这里正举行着一场高雅的宴会,而这正是美好的因缘所在。
释义
此诗描绘了诗人宴饮于郑参卿山池时的所见所感,前四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池的自然美景,桂香、露气、泉声交织成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后四句则由景及情,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陶醉,以及对宴会美好氛围的感慨,认为能在如此仙境般的环境中宴饮,实乃难得的良缘。
赏析
卢照邻此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感巧妙融合,诗中“岩岫”、“洞壑”、“桂香”、“石响”等自然元素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山池的幽静与美丽,也寓含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而“何事同云移绝境,不知高宴即良因”两句,则通过设问与自答的方式,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宴饮之乐的珍惜与感慨,认为能在如此仙境中宴饮,是人生难得的美好经历。
创作背景
此诗的具体创作时间已难以考证,但从内容来看,很可能是卢照邻在仕途不顺、身体抱恙之后,于某次友人宴请时所作,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挫折后,卢照邻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更加深刻,此诗便是在这种心境下,对宴饮之乐的深刻体会与抒发,通过描绘山池美景与宴饮之乐,诗人既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也寄托了对人生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