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径人谁识蒋诩,开窗吾拟学陶潜。全诗是什么?

一文知千秋12025-04-08 09:17:42

诗词原文

山居杂诗

朝代:清代

留径人谁识蒋诩,开窗吾拟学陶潜。全诗是什么?

作者:郑板桥

留径人谁识蒋诩,开窗吾拟学陶潜。

苍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风是旧缘。

满地绿荫人不到,一天清梦月常圆。

此中自有逍遥乐,何必求仙访洞天。

作者简介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他是“扬州八怪”之一,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郑板桥的诗作清新脱俗,富有哲理,常寓含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批判和对自然人生的热爱,其书法和绘画亦独具风格,尤其是他的竹石画,更是名扬四海。

译文

小径上留下的足迹,谁能认出是蒋诩的呢?我打算打开窗户,效仿陶潜的归隐生活,苍翠的松树和翠绿的竹子是我的佳客,明亮的月光和清爽的微风是我久违的知己,满地都是绿荫,人迹罕至,每天夜晚都有清梦相伴,月亮总是那么圆满,这里自有逍遥自在的乐趣,何必去寻找仙境和洞天呢?

释义

诗中“留径人谁识蒋诩”一句,蒋诩是西汉末年的隐士,曾隐居在蒋径,此处借指隐士的生活;“开窗吾拟学陶潜”则表达了诗人效仿东晋隐士陶潜归隐田园的志向,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以及他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和享受。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苍松、翠竹、明月、清风等,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诗人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疏离和对自然人生的热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

创作背景

郑板桥在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之际,选择了归隐山林,过上了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这首诗正是他在山居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满足,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自然人生的向往,也寄托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批判,这首诗也反映了郑板桥作为一位文人墨客的高洁情操和独立人格。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