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前古才士意,为底愿乘万乘车。上一句是什么?

一文知千秋22025-04-08 09:08:16

诗词原文

杂诗

朝代:唐代

未知前古才士意,为底愿乘万乘车。上一句是什么?

作者:李峤

未知前古才士意,为底愿乘万乘车。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云起龙沙处。

作者简介

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宰相、文学家,李峤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早年进士及第,历任安定小尉、长安尉、监察御史等职,累迁给事中、中书舍人,参知政事,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成为宰相,他前后三次为相,在武周时期甚有政声,文学上也有建树,为“文章四友”之一,晚年更被尊为“文章宿老”,他主张文以载道,反对浮华文风,对唐代文学发展有重要影响。

译文

不知道前代那些才华横溢的士人心中所想,为何甘愿乘坐那豪华的车驾。

只见他们夜晚从海上而来,又怎能知晓他们是从那龙沙之地云起时出发的呢?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才士心境的探寻与不解,首句“未知前古才士意”直接点出主题,即诗人对古代才士内心世界的未知与好奇,次句“为底愿乘万乘车”进一步提出疑问,为何这些才士愿意乘坐豪华的车驾,追求世俗的荣耀与地位?后两句“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云起龙沙处”则通过描绘才士们神秘莫测的行踪,暗示他们内心世界的深邃与复杂,以及诗人对这种深邃与复杂的难以捉摸。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才士内心世界的探寻与感悟,诗人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古代才士追求世俗荣耀与地位的疑惑与不解,同时也透露出对才士们内心世界深邃与复杂的敬畏与向往,后两句的描绘,更是将才士们的行踪与心境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悠远的氛围,使读者在品味诗句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古代才士的敬仰与追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自身的经历与感悟有关,李峤作为唐朝的宰相和文学家,对古代才士的敬仰与追思是自然而然的,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古代才士内心世界的好奇与探寻,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才士们精神追求的向往与追求,在唐代,文学繁荣,士人阶层对才情与品德的追求尤为重视,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士人阶层对才士精神世界的关注与探讨。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