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病中思
唐·卢延让
年年卑湿身无病,自觉能胜百鍊金。
药裹关心诗卷里,花枝照眼酒杯深。
愁多夜雨频惊梦,病久春寒转苦吟。
却羡邻家年少者,垂鞭骑马过东林。
作者及朝代
作者:卢延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卢延让,字延之,唐代晚期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时期,以诗文著称,尤其擅长律诗,卢延让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对后世有一定影响,他虽仕途不顺,但才华横溢,作品颇丰,是晚唐文坛的重要人物之一。
译文
年年生活在潮湿之地,身体却未曾染病,自觉这比百炼之金还要珍贵,药包时常放在诗卷旁,花枝映照进深深的酒杯中,夜雨频繁,愁绪满怀,常常惊扰梦境;病体缠绵,春寒料峭,更加苦于吟诗,却羡慕邻家的年轻人,垂鞭骑马,悠然自得地穿过东林。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卢延让在病中的所思所感,首句“年年卑湿身无病”表明诗人虽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但身体却健康无恙,自觉这比任何财富都珍贵,次句“自觉能胜百鍊金”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健康状态的宝贵,接下来两句“药裹关心诗卷里,花枝照眼酒杯深”描绘了诗人在病中的生活状态,既有对疾病的忧虑,也有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享受,后两句“愁多夜雨频惊梦,病久春寒转苦吟”则表达了诗人因病而生的愁绪和苦吟之情,最后以羡慕邻家年少的悠闲生活作结,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病中思为题,通过描绘诗人在病中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首句以“卑湿”与“无病”相对照,突出了健康的珍贵;次句以“百鍊金”为喻,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健康的无价之宝,接下来两句通过“药裹”与“诗卷”、“花枝”与“酒杯”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在病中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疾病的忧虑和无奈,也有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向往,后两句则以“愁多”与“病久”为因,以“惊梦”与“苦吟”为果,表达了诗人因病而生的愁绪和苦吟之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卢延让晚年的生活经历有关,卢延让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的时代,诗人虽才华横溢,但仕途不顺,晚年可能因疾病缠身而陷入困境,这首诗正是诗人在病中抒发自己情感、表达对生活态度的佳作,通过描绘自己在病中的所思所感,诗人既表达了对健康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无奈之情,这种情感的真实流露和深刻表达,使得这首诗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