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雨中感怀
唐·李群玉
梅实初黄暮雨深,宝刀生锈镜昏沈。
愁肠百结难消解,独坐空斋听雨心。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晚期著名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他自幼聪颖好学,工于诗文,尤其擅长五言律诗和七言绝句,李群玉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常借自然景物抒发内心的感慨与愁绪,是唐代诗坛上一位不可忽视的诗人,尽管他的生平事迹记载不多,但其诗作流传甚广,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喜爱与推崇。
译文
梅子刚刚泛黄时,傍晚的雨水格外深沉,我的宝刀因久未使用而生锈,镜子也因尘埃而模糊不清,心中的愁绪如同打了无数个结,难以解开,只能独自坐在空荡荡的书斋里,聆听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感受着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梅子初黄、暮雨深沉的自然景象,以及宝刀生锈、镜昏沈的生活细节,隐喻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无奈,梅子的成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暮雨的深沉则增添了环境的凄清与压抑,宝刀生锈、镜昏沈,则象征着诗人曾经的豪情壮志与清晰明澈的心境已随时间而消逝,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愁绪与迷茫。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愁绪与对过往岁月的怀念,首句“梅实初黄暮雨深”以梅子成熟与暮雨深沉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凄清、压抑的氛围;次句“宝刀生锈镜昏沈”则通过生活细节的描绘,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迷茫,后两句“愁肠百结难消解,独坐空斋听雨心”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愁绪与孤寂,将内心的情感推向高潮,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虽无确切史料记载,但结合李群玉的生平与诗歌风格,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他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时期,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诗人或许因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而感到迷茫与无助,于是借自然之景与生活细节来抒发内心的愁绪与感慨,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境遇的抒发,也是对那个时代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