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唐·白居易
深居闭閤不复出,曲肱甘寝日正中。
起来窗下寻遗句,坐久炉边得小丛。
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作者及朝代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作者简介
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早年曾积极参与政治改革,后因政敌排挤,被贬为江州司马,晚年他退居洛阳,过着闲适的生活,创作了大量反映人民疾苦和抒发个人情感的诗歌,他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我深居简出,不再外出,弯曲着手臂在正午的阳光下安然入睡,醒来时,我在窗下寻找遗落的诗句,坐久了,又在炉边发现了一小丛花草,一整天都没有人来打扰,我看着细雨绵绵,只见一对鸳鸯在雨中相对而浴,身着红衣,显得格外娇艳。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居简出、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首句“深居闭閤不复出”直接点明了诗人的生活方式,即不再外出,过着隐居的生活,次句“曲肱甘寝日正中”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闲适生活,他在正午的阳光下安然入睡,享受着宁静的时光,接下来的两句“起来窗下寻遗句,坐久炉边得小丛”则展示了诗人的文学爱好和闲适情趣,他在窗下寻找遗落的诗句,又在炉边发现了一小丛花草,这些都让他感到愉悦和满足,最后一句“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独享宁静时光的情景,他在雨中静静地观赏着鸳鸯相对而浴的温馨画面,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和美好。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深居简出、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日常生活细节,如睡觉、寻句、观花、看雨等,展现了他内心的宁静和满足,诗人也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比喻等修辞手法,如以“鸳鸯相对浴红衣”来象征夫妻间的恩爱和和谐,增强了诗歌的意蕴和美感,整首诗语言平易近人,情感真挚动人,充分展现了白居易诗歌的魅力和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退居洛阳时期,此时的白居易已经历了仕途的坎坷和人生的起伏,对世态炎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验,他选择退居山林,过着闲适自在的生活,以此来远离尘世的纷扰和喧嚣,这首诗正是他这种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和内心情感的抒发,通过描绘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内心感受,诗人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