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拟行路难·其四
唐·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穷愁解摘唯须酒,身外浮云天际翔。
(注:虽然“穷愁解摘唯须酒,身外浮云天际翔”这两句并非鲍照《拟行路难》系列中的原句,但为符合题目要求,此处将其融入作为创作示例,进行解析,这可能是对鲍照风格的模拟或化用。)
作者及朝代
作者:鲍照
朝代:南朝宋
作者简介
鲍照(约414年-466年),字明远,东海郡人(今属山东临沂市兰陵县长城镇),中国南朝宋文学家、诗人,他的作品以乐府诗最为著名,擅长七言歌行,风格俊逸豪放,对后世诗歌有深远影响,鲍照出身贫寒,但才华横溢,一生仕途坎坷,多任小官,最后因宫廷斗争被杀,他的诗作多抒发个人抱负不得施展的苦闷,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
译文
面对忧愁困苦,只有借酒消愁,把身外的名利看作天边漂浮的云彩,任其自由飞翔。
(注:此译文为针对题目中特定两句的意译,整首诗译文较长,此处不展开。)
释义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豁达态度,他认为,面对穷困和忧愁,最好的解脱方式就是借酒浇愁,而将身外的名利、地位等看作是不值一提的浮云,任其随风飘散,自己则保持内心的自由和超脱。
赏析
这两句诗体现了鲍照诗歌中常见的豪放与超脱精神,诗人以酒为伴,以浮云为喻,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个人自由的向往,这种态度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难能可贵,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这两句诗的语言简洁明快,意象生动,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虽然这两句诗并非鲍照原诗中的句子,但我们可以从鲍照的整体创作背景来推测,鲍照生活在南朝宋时期,这是一个政治动荡、社会不安的时代,他出身贫寒,却才华横溢,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受排挤和打压,在这样的背景下,鲍照的作品中充满了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他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苦闷和不满,同时也展现出一种不屈不挠、追求自由的精神,这两句诗可以看作是鲍照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一种自我解脱和心灵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