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观田家
唐·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海陵仓粟年丰熟,吾亦惭为饱煖家。
作者及朝代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右庶子、苏州刺史等职,晚年寓居苏州永定寺,世称“韦苏州”,韦应物的诗作风格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作者简介
韦应物是唐代中期的重要诗人之一,他的诗歌深受陶渊明、谢灵运等人的影响,追求自然、淡泊的意境,他的诗作既有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独特见解,韦应物的诗歌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唐代诗歌中的瑰宝之一。
译文
(前半部分译文已略,以下为关键句译文)
海陵地区的粮仓年年丰收,粮食堆积如山,我作为一个不事农耕却能享受温饱的人,内心深感惭愧。
释义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动和丰收成果的敬佩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作为不劳而获者的惭愧心理,海陵仓粟年丰熟,描绘了农民辛勤耕耘后丰收的景象;吾亦惭为饱煖家,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不事农耕却能享受温饱生活的反思和惭愧。
赏析
这句诗是韦应物《观田家》一诗中的点睛之笔,它深刻揭示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同情和对自身处境的反思,诗人通过描绘农民丰收的景象,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和敬佩;通过“吾亦惭为饱煖家”一句,又表达了自己作为不劳而获者的惭愧和自责,这种情感的真挚流露,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感人的艺术魅力。
创作背景
韦应物在创作这首诗时,正值唐代中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农民生活困苦不堪,诗人通过深入观察田家生活,深刻感受到了农民的艰辛和不易,从而产生了对农民生活的同情和对自身处境的反思,这首诗正是诗人在这种背景下,通过对田家生活的描绘和自身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这首诗也体现了韦应物作为一位有良知的士大夫,对社会责任和道德良知的坚守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