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出守腰铜虎,东第归来上濯龙。全诗是什么?

一文知千秋12025-04-08 08:16:11

诗词原文

赠从弟司库员外絿

唐·韦应物

使君出守腰铜虎,东第归来上濯龙。全诗是什么?

优游宦成子,萧洒吏事通。

使君出守腰铜虎,东第归来上濯龙。

鸣玉岂惟廊庙器,腰金曾是陆沉雄。

却笑临邛翫车马,当时蜀客让髯公。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辞官闲居,晚年出任滁州、江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作以描写山水田园生活为主,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真挚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作者简介

韦应物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早年仕途较为顺畅,但中年以后逐渐厌倦官场,向往自然与闲适的生活,他的诗歌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融合,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怀。

译文

你(从弟司库员外絿)在仕途上游刃有余,为官清廉且精通政务,你曾作为太守腰佩铜虎符出使外地,归来后又得以在皇宫附近的濯龙殿上朝见皇帝,你身佩鸣玉,不仅是朝廷重臣,更是腰缠万贯、气宇轩昂的英雄人物,相比之下,那些只知在临邛(地名)炫耀车马的人,在当时连蜀地的豪杰也对你(髯公,指从弟)甘拜下风。

释义

使君出守腰铜虎:指从弟作为太守,腰佩象征权力的铜虎符出使外地治理地方。

东第归来上濯龙:东第指贵族府邸,濯龙殿为皇宫内的一处宫殿,此句形容从弟从外地归来后得以在皇宫朝见皇帝,地位显赫。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从弟司库员外絿的仕途经历,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清廉能干、地位显赫的官员形象,首联“优游宦成子,萧洒吏事通”概括了从弟的为官之道,既游刃有余又清廉洒脱,颔联“使君出守腰铜虎,东第归来上濯龙”则具体描绘了从弟的仕途荣耀,腰佩铜虎符出使外地,归来后在皇宫朝见皇帝,地位尊贵,颈联“鸣玉岂惟廊庙器,腰金曾是陆沉雄”进一步强调了从弟的才华与财富,不仅是朝廷重臣,更是气宇轩昂的英雄人物,尾联则以对比手法,讽刺了那些只知炫耀财富而不知进取的人,更加突出了从弟的高洁与不凡。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应物为其从弟司库员外絿所作,旨在赞美其仕途成就与高尚品德,韦应物与从弟关系亲密,对其仕途经历与人格魅力深感敬佩,故以此诗相赠,此诗的创作背景反映了唐代士人对于仕途成功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体现了韦应物对于个人品德与才华的重视与赞美。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