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居
唐·白居易
门巷萧条长绿芜,故园吾亦爱吾庐。
画屏闲展吴山翠,御柳疏含楚水绿。
吟玩每生言外意,狂歌时发酒中趣。
利名苦厌兹多口,朝市那能尽信书。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诗歌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
译文
门前巷陌荒凉,长满了绿色的杂草,我也喜爱这简陋的家园,画屏上悠闲地展开着吴山的青翠,宫中的柳树稀疏地映着楚水的碧绿,吟诵玩味时常常产生言外之意,狂歌时则抒发着酒中的乐趣,对于名利我已经厌倦了那些流言蜚语,朝廷和市井中的传闻又怎能全信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居时的生活场景和心境,首联写门巷萧条,故园简陋,但诗人却深爱之;颔联通过画屏和御柳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好;颈联表达了诗人在吟诵玩味中产生的言外之意和狂歌时的乐趣;尾联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名利和世俗传闻的厌倦。
赏析
这首诗以闲居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心境,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闲适生活的态度,首联的“门巷萧条”与“故园吾亦爱吾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简陋家园的深厚感情,颔联和颈联则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进一步渲染了闲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尾联的“利名苦厌兹多口,朝市那能尽信书”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名利和世俗传闻的厌倦,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追求心灵自由的高尚情操。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闲居时期,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晚年更是经历了多次贬谪和升迁,对朝廷的黑暗和世俗的虚伪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闲居期间,他远离了朝廷的纷争和世俗的喧嚣,过上了宁静淡泊的生活,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生活状态下创作的,表达了他对名利和世俗传闻的厌倦以及对闲适生活的热爱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