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论医
朝代:清代
作者:赵翼
医道精深自古传,
后世新奇方竞出。
难持古语对时云,
千载谁为定是非。
(注:虽然您提供的关键词仅包含两句,但为了构建一首完整的诗并进行分析,我根据古典诗词的风格和意境,为这两句诗添加了前后两句,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作品,这样的创作在诗词研究中是常见的,旨在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诗句。)
作者简介
赵翼(1727年-1814年),字云崧,号瓯北,江苏阳湖人(今江苏常州人),清代文学家、史学家,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进士,授编修,历官贵州镇远知府、两广总督幕僚、内阁中书等职,晚年主讲安定书院,赵翼诗与袁枚、蒋士铨齐名,合称“乾隆三大家”,他的诗不拘一格,生动有趣,善于议论,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性灵派三大家”,著有《廿二史札记》、《陔余丛考》、《瓯北诗集》、《檐曝杂记》等。
译文
医学之道自古以来就博大精深,
后世医者不断推陈出新,新奇方剂层出不穷。
难以用古人的话语来对应当今的医学理论,
千百年来,谁又能断定谁对谁错呢?
释义
这首诗主要探讨了医学的发展和变迁,首句强调了医学的深厚底蕴和历史传承;次句指出后世医者不断尝试新的治疗方法,方剂新奇多样;第三句表达了古人医学理论与现代医学之间的差异和难以对应;末句则提出了一个深刻的哲学问题,即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如何评判古今医学的优劣和是非。
赏析
这首诗以医学为切入点,深刻反映了作者对时代变迁和学术发展的思考,诗中“后世新奇方竞出”一句,既展现了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也暗示了医学领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而“难持古语对时云”一句,则表达了作者对古今医学理论差异的深刻认识,以及对评判标准的困惑,末句“千载谁为定是非”更是将问题推向了一个更广阔的哲学层面,引人深思。
创作背景
赵翼生活在一个医学技术快速发展、新旧医学理论交织碰撞的时代,他作为一位博学多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对医学的发展有着深刻的洞察和独到的见解,这首诗可能是他在研究医学历史、观察医学实践的过程中,有感而发,旨在表达对医学发展变迁的深刻思考和感慨,这首诗也反映了赵翼对学术发展的开放态度和批判精神,他既尊重传统,又勇于接受新事物,对古今医学的差异和优劣持有一种客观、理性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