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礼物事弥惇,献宅那知故事存。上一句是什么?

一文知千秋42025-04-06 07:51:56

诗词原文

献宅

唐·白居易

中兴礼物事弥惇,献宅那知故事存。上一句是什么?

中兴礼物事弥惇,献宅那知故事存。

敬仲开基陈始大,文身却为事吴恩。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逝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诗魔”和“诗王”,他的作品反映了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国家中兴之时,礼仪之事更加隆重;又有谁知晓,献宅之举还保存着古老的传统。

就像当年敬仲为陈国开创基业,陈国开始兴盛;而他本人却是因为曾侍奉吴国而文身,以表忠诚和感恩。

(注:此译文为意译,旨在传达诗句的大致意思,可能无法完全对应原文的字面意义。)

释义

这首诗主要描述了国家中兴时期,礼仪之事的隆重以及献宅这一古老传统的保存,诗人通过历史典故(如敬仲开基陈国)来类比,表达了对献宅之举的敬意和感慨,也隐含了对国家中兴、社会和谐的期望。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国家中兴时期礼仪之事的赞美和对古老传统的尊重,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厚重感,诗人也巧妙地运用对比和类比手法,将献宅之举与敬仲开基陈国的历史事件相联系,使得诗歌在表达上更加生动、形象。

在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上,白居易也展现了他高超的艺术技巧,诗句流畅自然,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唐朝的社会现实有关,唐朝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国力逐渐衰弱,社会动荡不安,在诗人的笔下,却展现了一种对国家中兴、社会和谐的期望和憧憬,献宅之举作为古老传统的保存和发扬,也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和类比手法的运用,诗人也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