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客中思
宋·释绍嵩
憧憧门外红尘路,过客何人肯暂留。
独坐小亭风满袖,平林新月上枝头。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动于南宋时期,以诗文名世,尤其擅长描绘禅意与自然风光相融合的意境,释绍嵩的作品多反映僧侣生活的淡泊与超脱,以及对世俗纷扰的淡然态度,他的作品在宋代诗坛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门外人来人往,红尘滚滚,匆匆过客中又有谁愿意稍作停留?我独自坐在小亭中,清风拂袖,悠然自得,只见远处树林上空,一轮新月悄然升起。
释义
“憧憧门外红尘路”描绘了门外繁忙、喧嚣的景象,红尘象征着世俗的纷扰与诱惑;“过客何人肯暂留”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人追逐名利、无暇停留的感慨。“独坐小亭风满袖”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独享宁静的心境;“平林新月上枝头”则以新月升起为背景,进一步烘托出夜晚的宁静与美好。
赏析
这首诗以门外红尘与内心宁静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淡然态度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首句“憧憧门外红尘路”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世俗的喧嚣与繁忙,而“过客何人肯暂留”则透露出诗人对世人追逐名利、无暇欣赏身边美景的无奈与感慨,后两句“独坐小亭风满袖,平林新月上枝头”则转而描绘诗人独享宁静的心境,以及夜晚自然美景的宁静与美好,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禅意,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高尚情操。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释绍嵩在寺庙修行期间,面对门外红尘滚滚的世俗世界,他内心产生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淡然态度,通过描绘自己独坐小亭、清风拂袖、新月升起的场景,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宋代僧侣生活的淡泊与超脱,以及对世俗世界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