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湖州三百年,高公尚书生古燕。出自哪首诗?

一文知千秋12025-04-05 09:49:09

诗词原文

湖州歌

不见湖州三百年,高公尚书生古燕。

不见湖州三百年,高公尚书生古燕。出自哪首诗?

文章妙绝照江海,笔墨高飞凌紫烟。

一代风流今已矣,千秋遗韵尚依然。

故园回首空遗恨,梦绕江南水上天。

——(宋)杨万里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的诗歌作品数量丰富,形式多样,内容广泛,语言平易自然,风格清新活泼,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富有生活气息,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已经三百年没有亲眼见过湖州的风光了,而高公尚书(此处可能指代某位具体的尚书,或泛指某位高官文人,历史上并无确切对应人物,为艺术加工)却出生在古老的燕京(今北京),他的文章精妙绝伦,光芒照耀着江海,笔墨飞扬,直上云霄,超越了凡尘,虽然这一代的风流人物已经逝去,但他们留下的文化遗韵却千秋万代依然流传,回望故乡,只留下无尽的遗憾,梦中常常萦绕着江南水乡那片美丽的天空和水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怀古的方式,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高公尚书的敬仰以及对湖州美景的向往,首句“不见湖州三百年”设定了一个悠远的时间背景,暗示着诗人对历史的追溯与感慨;次句点明高公尚书的出身与才华,通过“文章妙绝”和“笔墨高飞”的描绘,展现了其文学造诣之深;后两句则转而抒发对逝去风流人物的怀念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无奈。

赏析

这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有序,情感表达深沉而含蓄,诗人以湖州为引子,巧妙地将对古代文人的敬仰与对故乡的思念融为一体,既展现了个人情感,又蕴含了对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语言上,杨万里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文章妙绝照江海,笔墨高飞凌紫烟”,使得整首诗意境开阔,画面感强,给人以美的享受。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内容来看,很可能是杨万里在游历或思念故乡时,有感于历史变迁与文人风骨的流逝,从而创作出的一首怀古诗,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墨客往往通过诗词来表达对过往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杨万里的这首诗正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既体现了个人情感,也反映了时代精神。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