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其八
唐·李白
锦官城外笳鼓发,驷马桥边高盖车。
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自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人格魅力和艺术成就都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译文
锦官城(今成都)外响起了笳鼓声,驷马桥边驶过了高盖华车。
我这次出行不是为了品尝鲈鱼脍,而是喜爱剡中的名山美景。
释义
“锦官城外笳鼓发,驷马桥边高盖车”描绘了成都城外笳鼓声声、车马喧嚣的热闹景象,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驷马桥”则是成都的一处地名,这两句诗生动地展现了当时成都的繁华与热闹,后两句“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则表达了诗人此行的目的并非为了口腹之欲(如晋人张翰因思乡而辞官归乡食鲈鱼脍的故事),而是出于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尤其是剡中的名山。
赏析
这首诗以成都的繁华景象开篇,通过笳鼓声和高盖车的描绘,营造了一种热烈而庄重的氛围,诗人的真正意图并不在于描绘这种繁华,而是借以反衬自己此行的真正目的——追求自然之美,后两句诗以晋人张翰的典故为引子,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名山大川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既展现了成都的繁华,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在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安史之乱期间,随唐玄宗逃难至四川时所作,当时,唐玄宗为了躲避安史叛军的追击,从长安逃往四川成都,李白也随行其中,在这段逃难的日子里,李白虽然身处乱世,但并未因此消沉,反而以诗酒自娱,并创作了大量反映当时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的诗篇,这首《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其八》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它既反映了当时成都的繁华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