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侍郎镇成都,将佐盈庭宾客趋。上一句是什么?

一文知千秋12025-04-05 09:37:43

诗词原文

忆成都

唐·韦庄

忆昔侍郎镇成都,将佐盈庭宾客趋。上一句是什么?

忆昔侍郎镇成都,将佐盈庭宾客趋。

诗酒风流犹尚在,可怜人事半凋疏。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约836年-约91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亲身经历了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后入蜀依附前蜀政权,曾任前蜀宰相,韦庄的诗风清新自然,词则婉约含蓄,对后世影响深远,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回忆往昔侍郎镇守成都之时,府中将佐满座,宾客络绎不绝,那时的诗酒风流似乎还历历在目,但遗憾的是,那些熟悉的人和事已经大半凋零疏远。

释义

忆昔侍郎镇成都:回忆过去侍郎(指某位高官,具体人物不详,可能是韦庄的上司或友人)镇守成都的日子。

将佐盈庭宾客趋:将佐(武将)和幕僚(文官)满座,宾客们也纷纷前来拜访,形容当时成都府中的繁华景象。

诗酒风流犹尚在:诗酒风雅、文人墨客的风流韵事似乎还存在于记忆中。

可怜人事半凋疏:但遗憾的是,那些曾经的人和事已经大半凋零疏远,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人事变迁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通过回忆成都往昔的繁华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深深怀念和对人事变迁的感慨,首句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营造出一种怀旧氛围;次句通过“将佐盈庭宾客趋”的描绘,展现了成都府中的热闹和繁华;第三句“诗酒风流犹尚在”则进一步强调了当时的文化氛围和文人墨客的风雅生活;末句“可怜人事半凋疏”则笔锋一转,将读者从美好的回忆中拉回现实,感受到岁月的无情和人事的变迁,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富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

韦庄在晚唐至五代时期经历了许多社会动荡和人生变故,他曾在成都生活过一段时间,对那里的风土人情有着深刻的记忆,这首诗可能是他在离开成都后,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之作,通过回忆成都的繁华景象和文人墨客的风雅生活,韦庄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深深眷恋和对人事变迁的无奈感慨,这首诗也反映了韦庄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