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千载悠悠外,自照寒溪野水清。的解释

一文知千秋12025-04-05 09:16:46

诗词原文

山行

唐·皎然

白云千载悠悠外,自照寒溪野水清。的解释

白云千载悠悠外,自照寒溪野水清。

岩际花香流客醉,林间鸟语伴僧行。

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

作者简介

皎然,唐代诗僧,俗姓谢,字清昼,湖州(今浙江吴兴)人,他是南朝文学家谢灵运的十世孙,早年曾信奉道教,后皈依佛门,皎然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均有显著成就,与颜真卿、韦应物、灵澈、陆羽等名人交往密切,其诗作多写山水田园、佛教禅理,风格清丽闲淡,为唐代诗僧中的佼佼者。

译文

白云千载悠悠地漂浮在远方,它们自行映照着寒冷的溪流和清澈的野水,岩石缝隙间飘来的花香让过客沉醉,树林中的鸟鸣声伴随着僧人悠然前行,何必再去追问这浮世的人生琐事呢?要知道,这浮世本身就如同一场梦境。

释义

首句“白云千载悠悠外”描绘了白云千载、悠远飘渺的景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永恒,次句“自照寒溪野水清”则通过白云自照寒溪的意象,表达了自然之美的静谧与清澈,后两句进一步通过花香、鸟语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物我两忘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浮生若梦的深刻感悟。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心境,首联以白云和寒溪为对,既描绘了自然之美,又暗含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永恒对比,引人深思,颔联通过花香和鸟语,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幽静与和谐,使诗人的心境得以充分展现,尾联则直接点出浮生若梦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如梦的深刻认识,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创作背景

皎然作为一位诗僧,其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山林寺庙中度过,对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到的理解,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一次山行中,面对眼前的自然美景,心生感慨,从而创作出来的,通过这首诗,皎然不仅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更寄托了自己对人生、对世界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其作为一位诗僧的独特情怀和哲学思想。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