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江如练碧悠悠,一色芦花覆远洲。全诗是什么?

一文知千秋12025-04-05 09:14:33

诗词原文

江头落日照平沙

唐·张蠙

澄江如练碧悠悠,一色芦花覆远洲。全诗是什么?

澄江如练碧悠悠,一色芦花覆远洲。

斜日半江红欲尽,水村残照许多愁。

作者简介

张蠙,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初期,字象文,清河(今属河北)人,他早年曾游历四方,饱览山河之美,后仕途不顺,多以诗文抒发情怀,张蠙的诗风清新自然,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寓情于景,情感深沉而含蓄,他的作品在《全唐诗》中有收录。

译文

清澈的江水如同白色的绸带,碧绿悠长,一望无际的芦花覆盖着远处的沙洲,夕阳斜照在江面上,半边江水被染得通红,仿佛要燃尽一般,水边的村庄在落日余晖中显得格外孤寂,充满了无尽的哀愁。

释义

“澄江如练碧悠悠”描绘了江水清澈如绸带,碧绿悠长的景象;“一色芦花覆远洲”则展现了芦花覆盖远洲,一片白茫茫的广阔景象,后两句通过“斜日半江红欲尽”和“水村残照许多愁”进一步渲染了落日余晖中的江景,以及由此引发的诗人内心的愁绪。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寓情于景,通过描绘澄江、芦花、斜日、水村等自然景物,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前两句“澄江如练碧悠悠,一色芦花覆远洲”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而辽阔的江景图,给人以美的享受,后两句则通过“斜日”和“残照”的意象,将诗人的愁绪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在景与情的交融中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已难以详考,但从诗的内容和风格来看,很可能是张蠙在游历四方、饱览山河之美时,面对落日余晖中的江景,触景生情,有感而发,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愁绪和对生活的感慨,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张蠙的仕途不顺,生活漂泊不定,这种愁绪也许正是他内心真实情感的写照。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