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筼筜亭
宋·陆游
数个筼筜一小亭,南窗承日印寒青。
清风拂面心先醉,坐听幽篁梦亦醒。
云影半开龙出没,松声忽断鹤飞停。
此中真意谁能解,独倚危栏看晚汀。
作者及朝代:
陆游,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生于1125年,卒于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作者简介:
陆游生活在南宋偏安一隅、外患频仍的时代,他自幼聪慧过人,十二岁即能为诗作文,因长辈有功而得以恩荫入仕,陆游的仕途并不平坦,他多次因力主抗金而遭到主和派的排挤和打压,尽管如此,陆游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将满腔热血化为诗文,成为南宋文坛的璀璨明星。
译文:
几丛筼筜竹围绕着一座小巧的亭子,南窗上承接着阳光,映照着青翠的竹影,清风轻轻拂过脸庞,让人心旷神怡,仿佛已经沉醉;坐在亭中聆听幽深的竹林传来的风声,连梦境也变得清晰起来,云影半开,仿佛有龙在其中出没;松声突然断绝,只见白鹤在空中飞翔停歇,这其中的真意谁能理解呢?我独自倚靠在高高的栏杆上,眺望着傍晚时分的水边小洲。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筼筜亭及其周围的自然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表达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超脱世俗的情怀。
赏析:
这首诗以筼筜亭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首联点题,交代了筼筜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颔联通过“清风拂面”和“坐听幽篁”两个细节描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脱;颈联运用云影、龙、松声、鹤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筼筜亭的神秘和幽静;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美的无限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陆游仕途不顺、心情抑郁的时期,面对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和外患频仍的局势,陆游深感无力回天,于是将满腔热血化为诗文,寄托自己的情感和理想,筼筜亭作为诗人暂时逃离现实、寻求心灵慰藉的地方,成为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通过描绘筼筜亭及其周围的自然景色,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