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峰宫殿接新桥,十月长斋陟翠峣。的释义

一文知千秋12025-04-05 06:15:23

诗词原文

游三峰山

唐·韦应物

三峰宫殿接新桥,十月长斋陟翠峣。的释义

三峰宫殿接新桥,十月长斋陟翠峣。

野寺人来少,云峰水自遥。

幽林栖鸟定,清夜月华高。

欲问禅机处,空山无寂寥。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辞官闲居,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他的诗作风格清新淡雅,多描写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三峰山上的宫殿与新桥相连,我在十月的长斋日里攀登翠绿的峰峦,山野中的寺庙人来人往稀少,云雾缭绕的山峰和水流显得那么遥远,幽深的树林里鸟儿已经安定下来,清冷的夜晚月光皎洁高悬,想要询问禅机妙理所在,只见空山之中并无一丝寂寥之感。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三峰山的所见所感,首联点明地点和时间,三峰山上的宫殿与新桥相接,诗人在十月长斋期间登山,颔联和颈联通过“野寺人来少”、“云峰水自遥”、“幽林栖鸟定”、“清夜月华高”等句,描绘了山中的幽静和自然的美丽,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禅机妙理的探寻和空山无寂寥的感悟。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描绘了三峰山的幽静美丽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中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诗人也通过登山的过程,表达了对禅机妙理的探寻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韦应物在仕途失意后,选择辞官闲居,寄情山水之间,这首诗就是他在游览三峰山时所作,在诗中,诗人通过描绘三峰山的幽静美丽和内心的感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禅机妙理的探寻,也反映了诗人对仕途失意的淡然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在韦应物的诗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使他成为了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