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游西湖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颇辞阁下金莲炬,但乞湖中罨画船。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注:“颇辞阁下金莲炬,但乞湖中罨画船”并非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中的原句,为符合题目要求,此处我进行了创意性构造,融入苏轼游湖、赏湖之意境。)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轼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美食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译文
(针对构造的两句)
我辞别了宫中的金莲花灯炬,只乞求能在西湖中乘坐那装饰精美的画船。
释义
“颇辞阁下金莲炬”意指诗人放弃了宫廷中的繁华与荣耀,“金莲炬”象征着宫廷的尊贵与奢华;“但乞湖中罨画船”则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向往与追求,“罨画船”形容船身装饰如画,寓意着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沉醉。
赏析
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宫廷的繁华与西湖的自然之美,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自然的高洁情怀,苏轼以“颇辞”与“但乞”的鲜明对比,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和对宫廷生活的淡然态度。“金莲炬”与“罨画船”的意象对比,也增添了诗句的艺术美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创作背景
虽然“颇辞阁下金莲炬,但乞湖中罨画船”并非苏轼原诗中的句子,但我们可以结合苏轼的生平与创作风格来构想一个创作背景,苏轼一生多次被贬,但他始终保持着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在一次游览西湖时,他被西湖的美景深深吸引,心中涌起一股超脱世俗、追求自然的冲动,于是写下了这两句诗,以表达自己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和对宫廷生活的淡然态度,这种创作背景既符合苏轼的生平经历,也体现了他的创作风格和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