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琪花瑶草曲
唐·李中
手捻琪花吹玉萧,至人长与道逍遥。
白云深处无拘束,万象丛中得自由。
作者简介
李中,晚唐至五代时期的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公元9世纪末至10世纪初,他字有中,号文洁先生,江西九江人,李中一生仕途不顺,多任小官职,但他才华横溢,擅长诗文,尤其以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怀见长,作品多反映隐逸生活和淡泊名利的思想,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语言质朴流畅,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手持琪花(一种珍奇的花卉),吹奏着玉制的箫管,得道高人总是与大道同行,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在白云缭绕的深处,没有世俗的束缚,于纷繁复杂的万象之中,他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得道高人的生活状态,他们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享受着精神上的自由与宁静。“手捻琪花吹玉萧”描绘了高人的雅致生活,“至人长与道逍遥”则强调了其精神上的逍遥自在。“白云深处无拘束”和“万象丛中得自由”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无拘无束、自在逍遥的生活境界。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得道高人逍遥自在的生活画卷,诗人通过“琪花”、“玉萧”、“白云深处”等意象,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清新雅致的氛围,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高人那种超脱世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诗人也借高人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自由、逍遥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中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情感有关,作为一位仕途不顺的诗人,李中可能深感世俗的束缚和压抑,因此他通过描绘得道高人的逍遥生活,来表达自己对自由、宁静生活的渴望和追求,这也反映了晚唐至五代时期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背景下,士人阶层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这种背景下,李中的这首诗无疑具有一种超越时代的精神价值,它启示人们要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摆脱世俗的束缚和压抑,实现精神上的逍遥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