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友人别
唐·李贺
杨韩嵇阮心不同,到了各归于大块。
浮生聚散梦一场,世事如云任卷舒。
月下离歌愁未歇,风中别泪已难收。
天涯何处无芳草,各自前程莫回首。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满足题目要求,历史上李贺并无此确切作品。)
作者简介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阳县)人,他生活在中唐时期,以其奇特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被誉为“诗鬼”,李贺的诗作常描绘鬼神世界,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风格瑰丽奇特,想象丰富,意境幽深。
译文
杨、韩、嵇、阮四人志向不同,最终都归于自然的怀抱,人生的聚散就像一场梦,世事如云般随风卷舒,在月光下唱着离别的歌曲,愁绪未消;风中洒落的离别之泪,已经难以收回,天涯何处没有芳草,各自踏上前程,不要再回头张望。
释义
“杨韩嵇阮心不同,到了各归于大块”意指四位历史人物(杨恽、韩婴、嵇康、阮籍,此处为泛指,不一定实指这四人)虽然志向各异,但最终都回归到了自然的怀抱,暗示人生的归宿都是相同的,即自然与死亡。“浮生聚散梦一场,世事如云任卷舒”则表达了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月下离歌愁未歇,风中别泪已难收”描绘了离别的场景,情感深沉。“天涯何处无芳草,各自前程莫回首”则是对离人的劝慰,鼓励他们勇敢前行,不要留恋过去。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四位历史人物的不同志向和最终归宿,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深刻感悟,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比喻,如“浮生聚散梦一场”、“世事如云任卷舒”等,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诗人也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表达了对离人的深情厚谊和美好祝愿,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由于此诗为虚构之作,以下创作背景为虚构)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贺晚年时期,当时他经历了仕途的挫折和人生的坎坷,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在诗中,他通过描绘四位历史人物的不同志向和最终归宿,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他也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表达了对离人的深情厚谊和美好祝愿,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李贺个人的情感和思想,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