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齐物论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至人胸中本无待,万窍吹嘘任天籁。
浮云世事改孤心,始知逍遥物外情。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创作的模拟作品,白居易实际作品中并无此完整诗句,但风格贴近其闲适诗风。)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他的讽喻诗和闲适诗,前者揭露社会黑暗,后者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译文
至人的心中没有依赖与束缚,万物之声(万窍吹嘘)皆如自然之音(天籁)般自由流淌,世间浮云般变幻莫测的世事虽然改变了我的心境,但最终让我领悟到超脱物外、逍遥自在的真谛。
释义
“至人胸中本无待”意指真正的高人(至人)内心不受外界条件或欲望的束缚,达到了一种无待的境界。“万窍吹嘘任天籁”则比喻世间万物发出的声音,如同自然界的天籁之音,无需人为干预,自然而成,体现了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的态度。“浮云世事改孤心”表达了世事无常,如同浮云般变幻,这些变化曾一度影响了诗人的内心。“始知逍遥物外情”则是诗人经过世事变迁后的感悟,认识到超脱物外、追求心灵自由的重要性。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前两句通过“至人”与“万窍吹嘘”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内心自由与自然和谐的向往,后两句则通过“浮云世事”与“逍遥物外情”的对比,揭示了诗人从世俗纷扰中解脱出来,追求心灵自由的过程,整首诗意境深远,哲理丰富,既体现了白居易闲适诗的特点,又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模拟之作,但我们可以假设它反映了白居易在某个时期的心境变化,白居易一生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种种变故,这些经历使他逐渐认识到人生的无常与短暂,从而更加珍视内心的平静与自由,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可能会创作出这样一首表达超脱物外、追求心灵自由的诗歌,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白居易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和对自然和谐之美的无限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