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附加句(非原诗内容,但符合关键词要求)
容易肯争三寸气,寻常不贮一文金。
(注:此句并非直接出自贾岛的《题李凝幽居》,而是根据贾岛的性格和诗风虚构添加,用以符合题目要求,在实际文学研究中,此句并未作为《题李凝幽居》的一部分被记载。)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以苦吟诗风著称,他一生仕途坎坷,曾长期过着僧侣生活,对佛教有着深厚的感情,贾岛的诗歌以精炼、深邃著称,善于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物,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思考,他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原诗部分)
闲居之处少有邻居,一条长满杂草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园子,鸟儿栖息在池边的树上,和尚在月光下敲打着寺门,走过桥去,眼前仿佛分出了野外的景色,搬动石头,云彩仿佛随着树根移动,我暂时离开这里,但还会回来,我们约定的日期不会违背。
(附加句)
(若将此句融入情境,可译为)他平日里轻易不会为了一点小事而争执,生活中也从不积蓄钱财。
释义
原诗通过描绘李凝幽居的幽静环境,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附加句则通过“容易肯争三寸气,寻常不贮一文金”两句,刻画了一个淡泊名利、性格平和的人物形象。
赏析
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以其精炼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诗中通过“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等细腻的笔触,将李凝幽居的幽静之美描绘得淋漓尽致,而附加句“容易肯争三寸气,寻常不贮一文金”则进一步丰富了人物形象,使诗人笔下的隐者形象更加立体、生动。
创作背景
贾岛在创作《题李凝幽居》时,正值他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之际,他通过对李凝幽居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附加句“容易肯争三寸气,寻常不贮一文金”也反映了贾岛自己淡泊名利、性格平和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在他的一生中都有体现,也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和人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