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来坐上心慵问,饭到唇边口倦张。出自哪首诗?

一文知千秋12025-04-03 06:47:14

诗词原文

病中思

唐·白居易

客来坐上心慵问,饭到唇边口倦张。出自哪首诗?

枕上愁烦多病身,此时心绪更无因。

客来坐上心慵问,饭到唇边口倦张。

唯向天竺山门外,月明松影里寻僧。

谁能更学南徐叟,白首书窗不下床。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歌反映了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病卧在床上,心中充满了愁烦,这病弱的身体更让我思绪万千,无从说起,客人来访,我坐在席上却懒得询问,饭菜端到嘴边,嘴巴也懒得张开,我只想去天竺山门外,在那明亮的月光和松树的影子中寻找僧人聊天,谁能像南徐的老翁那样,即使到了白发苍苍的年纪,也依然坚持在书窗下读书,不下床榻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白居易在病中的心境和状态,他因病而愁烦,对客人的来访也显得心不在焉,连吃饭都失去了兴趣,他渴望寻找心灵的慰藉,于是想到了去山中寻找僧人聊天,他感叹自己无法像南徐的老翁那样,坚持在书窗下读书,表现出一种对病痛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白居易在病中的心境,前两句直接点出病中的愁烦和思绪万千,为全诗奠定了基调,中间两句通过“心慵问”和“口倦张”两个细节,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客人的冷淡和对食物的厌倦,后两句则通过寻找僧人和感叹南徐老翁的对比,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对病痛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平易近人,情感真挚动人,具有深刻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病中所作,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谪,在晚年时期,他身体多病,心情抑郁,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病中的心境和状态,表达了对病痛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感慨,他也通过寻找僧人和感叹南徐老翁的对比,表达了对精神寄托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首诗不仅反映了白居易在病中的心境和状态,也体现了他的诗歌风格和思想情感,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白居易的诗歌艺术和思想内涵。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