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但知生与落,是非宁辨短和长。的释义

一文知千秋12025-04-03 06:46:32

诗词原文

日月

唐·白居易

日月但知生与落,是非宁辨短和长。的释义

日月但知生与落,是非宁辨短和长。

惟应清夜无眠客,独向空山见一光。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人民诗人”,白居易的诗作常常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日月只知道升起与落下,对于人间的是非长短,它们又怎能分辨呢?只有那些在深夜无法入眠的人,才会独自面对空旷的山林,看到那一缕独特的光芒。

释义

这首诗通过日月的升起与落下,隐喻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诗人认为日月只是自然界中的现象,无法分辨人间的是非长短,而真正能够领悟人生真谛的,往往是那些在深夜中独自思考的人,他们面对空旷的山林,看到了那一缕独特的光芒,这光芒或许代表了人生的某种启示或真理。

赏析

这首诗以日月为引子,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是非难辨的感慨,诗人通过对比日月与人的不同,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对真理的追求,诗中的“清夜无眠客”和“独向空山见一光”等意象,也营造了一种孤独而深邃的意境,使读者在品味诗句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思考和挣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仕途不顺、心情低落的时期,作为一位关注社会现实、心系民生的诗人,白居易在仕途上遭遇挫折时,往往会通过诗歌来抒发内心的感慨和不满,这首诗通过日月与人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是非难辨的深刻认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孤独而坚韧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正是诗人在逆境中坚持自我、追求真理的体现。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