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画
宋·佚名
谁泼烟云六尺绡,寒山秋树晚萧萧。
空蒙山色无人见,惟有孤云出岫遥。
(注:由于此诗为佚名作品,具体作者及确切朝代已无从考证,但根据诗风可大致推断为宋代作品。)
作者简介
由于此诗作者为佚名,我们无法提供详细的作者生平介绍,但宋代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高峰期之一,诗词创作繁荣,文人墨客众多,此诗或出自某位不知名的文人之手,亦或流传过程中失去了作者信息。
译文
是谁在六尺长的丝绢上挥洒烟云,描绘出寒山秋树在傍晚时分萧瑟的景象?那朦胧的山色仿佛无人能见,只有一片孤云从远处的山峦中悠然飘出。
释义
谁泼烟云六尺绡:形容画家在六尺长的丝绢上挥洒笔墨,描绘出烟云缭绕的山水画。
寒山秋树晚萧萧:描绘出寒山秋树在傍晚时分萧瑟、凄凉的景象。
空蒙山色无人见:山色朦胧,仿佛无人能真正看清其全貌。
惟有孤云出岫遥:只有一片孤云从远处的山峦中悠然飘出,增添了画面的空旷与悠远。
赏析
此诗以题画的形式,通过对画中景象的描绘,展现了画家高超的技艺和深邃的意境,首句“谁泼烟云六尺绡”以问句开篇,引人入胜,同时点明了画作的主题和形式,次句“寒山秋树晚萧萧”则通过具体的景物描绘,将画中的萧瑟、凄凉氛围展现得淋漓尽致,后两句“空蒙山色无人见,惟有孤云出岫遥”则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空旷与悠远,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意。
创作背景
由于此诗为佚名作品,我们无法确切了解其创作背景,但考虑到宋代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高峰期之一,文人墨客众多,且山水画在宋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此诗或可视为某位画家或文人墨客在欣赏或创作山水画时,有感而发所作,通过此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宋代文人墨客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以及他们通过诗词表达内心情感和艺术感悟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