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老飘零万里馀,肌肤瘦尽鬓毛疏。出自哪首诗?

一文知千秋12025-04-03 06:29:01

诗词原文

秦中吟·歌舞

唐·白居易

垂老飘零万里馀,肌肤瘦尽鬓毛疏。出自哪首诗?

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

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

贵有风云兴,富无饥寒忧。

所营惟第宅,所务在追游。

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

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

秋官为主人,廷尉居上头。

日中为一乐,夜半不能休。

岂知阌乡狱,中有冻死囚。

垂老飘零万里馀,肌肤瘦尽鬓毛疏。

牢盆与狴犴,何者是吾庐?

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歌反映了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在秦中的年末时节,大雪覆盖了整个京城,雪中退朝归来的人们,都是身着朱紫官服的公侯贵族,他们富贵显赫,无忧无虑,只关心修建宅第和追求游乐,豪华的车马往来不绝,红烛映照下的歌舞楼台热闹非凡,宾客们欢聚一堂,畅饮美酒,脱下厚重的皮裘,朝廷的官员们作为主人,享受着无上的欢乐,从日中到夜半,乐声不断,他们哪里知道,在阌乡的监狱里,还有被冻死的囚犯,那囚犯已年老体衰,漂泊万里之外,肌肤消瘦,鬓发稀疏,他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住在牢盆(古代煮盐的工具,借指盐场)里,还是狴犴(古代监狱)中,欢乐到了极点,悲哀也就随之增多,年轻力壮的时光能有多少呢?又怎能奈何得了衰老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描绘了京城中权贵们的奢华生活和监狱中囚犯的悲惨境遇,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深刻批判和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

赏析

这首诗在结构上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京城权贵们的奢华生活和监狱中囚犯的悲惨境遇进行了鲜明的对比,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权贵们的骄奢淫逸和囚犯的悲惨遭遇刻画得淋漓尽致,使读者在强烈的对比中感受到社会的不公和黑暗,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批判精神。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当时白居易因上书言事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在贬谪期间,他深入了解了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对权贵们的奢华生活和底层人民的悲惨境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首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它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批判精神,也表达了他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