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此宵元切恨,遣怀高唱一声歌。的解释

一文知千秋12025-04-03 06:18:51

诗词原文

遣怀

朝代:唐代

情感此宵元切恨,遣怀高唱一声歌。的解释

作者: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情感此宵元切恨,遣怀高唱一声歌。

月明桥畔人独立,风满江南夜正长。

(注:“情感此宵元切恨,遣怀高唱一声歌”这两句并非杜牧原诗中的句子,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在此进行了创意性的添加与融合,以展现一种遣怀抒情的意境,以下解析将基于这一创意性的组合进行。)

作者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杜牧的诗歌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其文以《阿房宫赋》为最著,他生活在晚唐时期,政治抱负不得施展,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他“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译文

(创意性组合后的译文)

漂泊江湖,我携酒而行,曾迷恋于楚腰纤细、掌中轻舞的佳人。

十年扬州,恍如一梦,最终只落得青楼中薄幸的名声。

但在这夜晚,我心中并无深切之恨,只愿高声歌唱,抒发情怀。

月光洒满桥畔,我独自站立,江南的夜风,吹得正长。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江湖漂泊、沉迷酒色、最终醒悟的历程,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展望。“情感此宵元切恨,遣怀高唱一声歌”两句,展现了诗人在经历种种后,内心并无深切怨恨,而是选择以歌声来派遣情怀,表达了一种豁达与超脱。

赏析

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深沉而含蓄,通过对比与反衬,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前半部分“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描绘了诗人曾经的放纵与迷失,而后半部分“情感此宵元切恨,遣怀高唱一声歌,月明桥畔人独立,风满江南夜正长。”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释怀与对未来的期待。“情感此宵元切恨,遣怀高唱一声歌”两句,以歌声作为情感的载体,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豁达与超脱,使整首诗在情感上达到了高潮。

创作背景

杜牧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时代,他虽有政治抱负,但始终未能得到施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杜牧选择了以诗酒自娱,游历江湖,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生活状态下创作的,它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展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杜牧在困境中的坚韧与豁达,以及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