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百指携空囊,号寒啼饥日相恼。出自哪首诗?

一文知千秋12025-04-03 06:11:43

诗词原文

空囊

唐·杜甫

天涯百指携空囊,号寒啼饥日相恼。出自哪首诗?

翠柏苦犹食,明霞高可餐。

世人共卤莽,吾道属艰难。

不爨井晨冻,无衣床夜寒。

天涯百指携空囊,号寒啼饥日相恼。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翠柏味苦仍可供食用,明霞绚烂仿佛可以充饥。

世人都苟且偷生行事草率,我的道路却充满艰难险阻。

早晨井水冻结无法生火做饭,夜里无衣可穿床铺冰冷。

漂泊天涯的我携带着空空的行囊,饥饿寒冷每日都在折磨着我。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自己生活的艰辛,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困苦,诗中“翠柏苦犹食,明霞高可餐”表达了诗人在极端困苦中仍不失高洁之志,以自然界的苦物和虚幻的美景来慰藉自己的心灵。“世人共卤莽,吾道属艰难”则揭示了世人的麻木不仁与诗人坚持理想所遭遇的艰难。“不爨井晨冻,无衣床夜寒”具体描绘了诗人生活的艰难,而“天涯百指携空囊,号寒啼饥日相恼”更是将诗人漂泊无依、饥寒交迫的惨状刻画得淋漓尽致。

赏析

这首诗以极其朴素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后的悲惨生活,诗中通过对比(如“翠柏”与“明霞”的美好与诗人生活的困苦)和具体的生活细节(如“不爨井晨冻,无衣床夜寒”),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虽处困境但仍不失高洁之志的坚韧精神。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安史之乱期间,杜甫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生活极其困苦,在这段时期,杜甫经历了许多人生的磨难和挫折,但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用诗歌来反映人民的疾苦和社会的黑暗,这首诗就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绘自己生活的艰辛来反映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困苦,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希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