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腾牒当途愿丐留,馈赆交驰杂金宝”,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送宣城路录事归扬州》,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送宣城路录事归扬州》
唐·韦应物
君去春江正渺茫,
腾牒当途愿丐留。
馈赆交驰杂金宝,
逢迎握手一何稠。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等职,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和抒发隐逸情怀著称,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你即将离开这春江茫茫之地,
沿途官员纷纷上书请求挽留你。
馈赠的财物如潮水般涌来,金银珠宝混杂其间,
迎接你的人络绎不绝,握手言别时情感何等稠密。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归扬州的情景,首句“君去春江正渺茫”点明了送别的时间和地点,春江茫茫,暗示着离别的愁绪,次句“腾牒当途愿丐留”说明友人沿途受到官员们的挽留,体现了友人的人望和影响力,第三句“馈赆交驰杂金宝”描绘了送别时人们纷纷馈赠财物的场景,金银珠宝等贵重物品交织在一起,显示了人们对友人的敬重和不舍,末句“逢迎握手一何稠”则进一步渲染了送别时的热闹和深情,人们纷纷握手道别,情感稠密。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送别时的场景和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不舍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春江渺茫”、“腾牒当途”、“馈赆交驰”等,使得诗歌画面感强烈,情感真挚动人,诗人也通过这首诗展现了自己对友人的高度评价和深厚友谊,使得诗歌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应物在送别友人归扬州时所作,当时,韦应物可能正在宣城任职或游历,而友人则即将离开此地返回扬州,在送别之际,韦应物深感不舍和感慨,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深情厚谊的送别诗,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反映了唐代士人之间的交往方式和情感表达。
《送宣城路录事归扬州》是一首充满深情厚谊的送别诗,通过描绘送别时的场景和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敬重之情,这首诗也展现了韦应物作为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之一的诗歌风格和情感表达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