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食官居同是苟,何须称别异平生。全诗是什么?

一文知千秋32025-04-02 09:18:34

诗词原文

客食官居

朝代:宋代

客食官居同是苟,何须称别异平生。全诗是什么?

作者:刘克庄

客食官居同是苟,何须称别异平生。

世间万事都如梦,且向樽前听曲声。

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书法家,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四次被罢黜,但他学识渊博,文名远播,是南宋后期的重要诗人之一,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为“南宋四大家”,刘克庄的诗风多变,既有豪放不羁的一面,也有清新自然之作,晚年更是致力于平易近人的诗风。

译文

无论是客居他乡还是为官而居,其实都不过是苟且偷生罢了,又何必去区分彼此,说彼此生平有所不同呢?世间上的万事万物都如同梦幻泡影,不如暂且放下这些烦恼,到酒樽前聆听那美妙的乐曲吧。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如梦的深刻感悟,首句“客食官居同是苟”直接点出无论是客居还是为官,都不过是人生的一种苟且状态,没有本质的区别,次句“何须称别异平生”进一步强调,人生无需去刻意区分彼此的不同,因为最终都是一场空,后两句“世间万事都如梦,且向樽前听曲声”则是对前两句的深化,指出世间万物都如同梦幻泡影,不如放下执念,享受当下的美好。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首句“客食官居同是苟”直接点题,用“苟”字概括了人生的无奈和苟且,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次句“何须称别异平生”则进一步强调了人生的平等和无常,打破了人们对身份地位的执着,后两句“世间万事都如梦,且向樽前听曲声”则是对前两句的升华,用“如梦”来形容世事的虚幻,用“听曲声”来表达对现实的超脱和享受,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刘克庄的仕途坎坷有关,刘克庄一生仕途不顺,多次被罢黜,对官场的黑暗和人生的无常有着深刻的体会,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某个被贬或失意时期所写,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现实的超脱态度,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刘克庄在逆境中的坚韧和乐观精神,以及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