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居
宋·陆游
生无人愧宁非乐,死有天知岂待名。
心似秋霜无点翳,身如春草不须惊。
闲居竹色侵书帙,独酌花香入酒樽。
莫道此中无胜事,人间争得似君闲。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活着时没有对不起任何人,这难道不是一种快乐吗?死后如果有天知道我的作为,哪里还需要等待名声来证明自己呢?我的心就像秋天的霜一样纯净无瑕,没有半点阴霾;我的身体就像春天的草一样坚韧不拔,不需要因为外界的变化而惊慌失措,闲居时,翠绿的竹色侵入我的书卷之中,独自饮酒时,花香飘入我的酒杯,不要说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事情,人世间哪里能找得到像你这样悠闲自在的生活呢?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满足和淡泊名利的态度,首联直接点明主题,认为无愧于心便是乐,死后有天知便是名,颔联进一步阐述自己的心境,心如秋霜般纯净,身如春草般坚韧,颈联描绘了闲居生活的美好,竹色侵书、花香入酒,充满了诗意,尾联则以反问的形式,强调这种生活的难得和可贵。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晚年闲居时的作品,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名利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热爱和对名利的淡泊,首联的“生无人愧宁非乐,死有天知岂待名”直接点明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认为无愧于心便是最大的快乐,死后有天知便是最好的名声,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难能可贵,颔联的“心似秋霜无点翳,身如春草不须惊”则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心境和品格,颈联和尾联则通过描绘闲居生活的美好和强调这种生活的难得,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经历了多次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坎坷,晚年时他选择了闲居生活,这首诗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陆游在晚年时,对人生和名利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他不再追求功名利禄,而是更加注重内心的平静和生活的闲适,这首诗便是他这种思想的真实写照,反映了他对闲适生活的热爱和对名利的淡泊,这首诗也体现了陆游作为一位爱国诗人的高尚品格和豁达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