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要删芜成语的释义

一文知千秋12025-04-04 07:20:21
"举要删芜"成语的释义为:选取重要的内容,删除繁琐无用的部分。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写文章或处理事务时,能够抓住要点,去除冗余,使内容更加精炼、高效。

1、举要删芜的拼音

jǔ yào shān wú

举要删芜成语的释义

2、举要删芜的释义

举要删芜是指选取重要的内容,删除繁琐无用的部分,使内容更加精炼、简洁。

3、举要删芜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篇,原文为“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是以陶钧文思,贵在神远,馥采炜烨,贵乎时新,摛文必在纬圣,垂丽必简阙文,繁则披猖,略则警策,博则溺心,约则失义,此乃权衡损益之大略也,夫神思方运,万涂竞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方其搦翰,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何则?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也,是以意授于思,言授于意,密则无际,疏则千里,或理在方寸,而求之域表;或义在咫尺,而思隔山河,是以秉心养术,无务苦思;含章司契,不必劳情也,人之禀才,迟速异分,文之制体,大小殊功,相如含笔而腐毫,扬雄辍翰而惊梦,桓谭疾感于苦思,王充稽首于繁缛,非夫才力之偏,而虑有拙勤之分也,是以草创鸿笔,先标三准:履端于始,则设情以位体;举正于中,则酌事以取类;归余于终,则撮辞以举要,然后舒华布实,献替可否,以缀虑裁篇,偏照莹体,而总领其要,故能瞻言而见貌,即字而知时也,是以缀虑裁篇,务盈守气,刚柔以立本,变通以趋时,立本有体,意或偏长;趋时无方,辞或繁缛,蹊要所司,职在镕裁,镕裁文思,术有恒数,或情理虽显,而兴求隐恻;或事本阙微,而缀采偏得,是以言峻则嵩高极天,论幽则鬼神莫测;言丽则锦绣成文,论精则智动鬼神,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夫神思之术,虽有通资,必资博练,若学浅而空迟,才疏而徒速,以斯成器,未之前闻,是以临篇缀虑,必有二患:理郁者苦贫,辞溺者伤乱,然则博见为馈贫之粮,贯一为拯乱之药,博而能一,亦有助乎心力矣,若夫骏发之士,才思光敏,祚隆于颂,则风采照灼;义晦于理,则佶屈聱牙,鉴悬日月,辞富山海,百龄影徂,千载心在,陈思之文,群才之俊也,表章志力,则《黄雀》、《飞鸢》;匡济邦国,则《与吴质书》;序事则《纪行》,雅咏则《诗》、《颂》;离言则《赠白马》,析理则《体论》;讥诮则《喻蜀》,指事则《答东阿》;应物制巧,随变生趣;执辔有余,故能缓急应节矣,若乃综述性灵,敷陈理道,言约而旨远,事近而喻远,辞高而旨密,情正而辞婉,此所谓举要而删芜,掇精而指要者也。”“举要而删芜”即为此成语的直接来源。

4、举要删芜的例句

在撰写报告时,我们应该学会举要删芜,只保留最关键的信息,避免冗长和无关紧要的细节。

5、举要删芜的成语用法

作为谓语、定语,用于写作或处理事务时强调抓住要点,去除冗余。

6、举要删芜的示例

在编辑一本书稿时,编辑需要对原稿进行仔细的筛选和修改,做到举要删芜,使书稿内容更加精炼、易于理解。

7、举要删芜的近义词

简明扼要、提纲挈领、去粗取精

8、举要删芜的反义词

冗长繁琐、长篇大论、连篇累牍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