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桂
唐·李峤
广寒宫阙月楼台,露里移根月里栽。
玉兔银蟾争守护,嫦娥姹女戏相偕。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峤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峤(约645年-约714年),字巨山,唐代文学家、书法家,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的诗文以五言律诗见长,内容多为咏物之作,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是初唐文坛的重要人物之一,李峤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苏味道、王绩、王勃、杨炯并称为“文章圣手”。
译文
广寒宫中有着月楼台,桂花在露水中移植,在月光下栽种,玉兔和银蟾(月亮的别称)争相守护,嫦娥与美丽的仙女们嬉戏相伴。
释义
这首诗以桂花为题,通过描绘广寒宫的神秘与美丽,展现了桂花的超凡脱俗,首句“广寒宫阙月楼台”描绘了月宫的仙境,为桂花提供了一个超凡的背景,次句“露里移根月里栽”则直接点出桂花的种植环境,强调了其非凡的品格,后两句通过玉兔、银蟾、嫦娥等神话人物的守护与嬉戏,进一步渲染了桂花的高洁与神秘。
赏析
这首诗以神话传说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桂花的独特魅力,诗人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玉兔、银蟾、嫦娥等神话人物融入诗中,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浪漫色彩和神秘气息,诗人通过对桂花生长环境的描绘,也表达了对其高洁品格的赞美和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艺术魅力的咏物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唐代社会对神话传说的热爱以及文人墨客对自然景物的赞美有关,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黄金时期,文人墨客们热衷于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李峤作为唐代文坛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作品往往以咏物为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首诗可能就是他在某个特定的情境下,受到神话传说的启发,创作出来的一首赞美桂花的诗歌,桂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之花,也寓意着高洁、美好和吉祥,这也可能是诗人选择桂花作为创作主题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