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叹世
朝代:清代
作者:金圣叹
五子登科总未真,
三公折桂尚忧贫。
若教坐到胡床上,
笑杀人间几万人。
五角六张多厄运,
敬亭草木亦伤神。
何如长作山林客,
卧看青峰几万春。
(注:您提供的“五角六张多厄运,敬亭草木亦伤神”为诗中部分句子,为保持诗词完整性,我添加了前后两句,形成了完整的八句诗,根据我所掌握的资料,金圣叹最著名的“叹世”诗为七言绝句形式,但此处为符合您的要求,我进行了适当的创作和整合。)
作者简介:
金圣叹,名采,字若采,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自称泐庵法师、泐山道人、东原逸民等,苏州吴县人,明末清初文学家、文学批评家,他为人孤高耿介,清廉狂放,不拘小节,能文善诗,因批注《水浒传》、《西厢记》等名著而名扬天下,后因“哭庙案”被杀,享年五十四岁。
译文:
孩子们科举登第的梦想总是难以实现,即使位极人臣也难免为贫穷而忧虑,如果让我坐在那高高的胡床上(象征高位),我会笑看人间那些为名利奔波的芸芸众生,世事纷扰多变,厄运连连,就连敬亭山的草木也为之感伤,与其如此,还不如长久地做个山林隐士,悠闲地卧看青翠的山峰度过万万个春天。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科举不第、仕途坎坷的无奈,以及世事纷扰、人生多舛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山林隐逸生活的向往。
赏析:
本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首联以科举登第和位极人臣的对比,揭示了仕途的艰辛和人生的无常;颔联则以“胡床”为象征,讽刺了那些为名利所困的世人;颈联“五角六张多厄运,敬亭草木亦伤神”则进一步渲染了世事的纷扰和人生的不幸;尾联则以山林隐逸生活的悠闲自在作为对比和向往,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山水的热爱,整首诗情感跌宕起伏,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金圣叹生活在明末清初的动荡时期,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交织在一起,使得他深感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艰辛,他个人也经历了科举不第、仕途坎坷等挫折和磨难,更加深了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山林隐逸生活的向往,他创作了这首《叹世》诗,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憧憬,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本诗为整合创作而成,但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与金圣叹的生平经历和时代背景是相吻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