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半路出家原指成年后才开始学习和尚或尼姑所从事的活动,现多用来比喻原来没有从事某种工作,后来才开始从事,或者原来不是某个行业的人,后来才进入这个行业,开始从事相关的工作或活动。
1、半路出家的释义:
半路出家原指成年后才开始学习某种技艺或从事某种职业,不是从小或从一开始就从事的,现在多用来形容某人并非某专业或行业的科班出身,而是在中途转行或开始学习。
2、半路出家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先前读书,后来看看不济,却去改业做生意,便是半路出家的一般。”原意是指某人原本读书,后来因故改行做生意,如同中途出家一样。
3、半路出家的例句:
他虽然是个半路出家的画家,但经过不懈努力,作品已经颇具风格,赢得了不少赞誉。
4、半路出家的分解解释:
- “半路”:指中途、半道上。
- “出家”:原指离开家庭去当和尚或尼姑,这里引申为从事某种新的职业或学习新的技艺。
5、半路出家的成语用法:
作为形容词短语,通常用于描述某人或某事物在某一领域或职业中的非专业、非科班出身的背景,带有一定的中性或略带贬义色彩,但也可根据语境表达敬佩其后天努力的意味。
6、半路出家的示例:
张阿姨原本是一名会计,退休后对摄影产生了浓厚兴趣,虽然她是半路出家,但通过自学和实践,现在已经成为了一名小有名气的摄影爱好者。
7、半路出家的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半路修行、中途改行、后起之秀(指后来出现的优秀人才,虽不完全对应,但可表达类似意思)
反义词:科班出身、根正苗红(指从小接受正规教育或训练,有深厚基础的人)